国际商报记者 刘旭
在国际合作中,中非合作宛如一颗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中国外长连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,这一坚持不仅是外交传统的延续,更是中非深厚情谊的生动见证,充分表明中国始终将非洲置于外交全局的优先位置,彰显对中非合作的坚定支持与重视。
在经济领域,中非合作成绩斐然。截至今年6月,中国已同21个非洲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,为双方企业减轻税收负担营造了更加公平、透明的营商环境,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。
中国积极推进约600个“小而美”项目,涵盖互联互通、减贫惠农、医疗卫生、绿色发展、数字经济、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,基本实现非洲国家全覆盖。这些项目虽规模不大,但贴近非洲民众生活,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当地民生,让非洲人民真切感受到中非合作带来的福祉。
在促进非洲优质产品对华出口方面,中国已提供支持非洲出口贸易融资约171.2亿元,真金白银的投入,助力非洲特色产品跨越山海,走进中国市场。同时,中国积极扩大非洲产品对华准入,已同非洲18国签署了22份农产品输华议定书,53个非洲国家(地区)的2400余家食品企业在华注册,让非洲优质农产品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,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,也为非洲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为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,中方已向非方提供20.8亿元贷款支持,涉及19个行业,惠及约350家中小企业,创造了约4500个就业岗位。这些资金如同及时雨,为非洲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,帮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,促进当地经济发展,增加民众收入。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融通方面,中国同样全力以赴,已向非洲提供或承诺提供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、基础设施融资支持等722.8亿元,并搭建资金融通平台和渠道,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了111.6亿元授信支持,非洲进出口银行在华发行了22亿元“熊猫债”,助力非洲完善基础设施,为经济腾飞筑牢根基。
在人才培养方面,中非合作同样成果丰硕。中国为非洲国家培养了超过1万名各领域专业人才,2025年计划提供约2万个研修培训名额,覆盖互联互通、卫生健康、减贫惠农、贸易投资、绿色发展、数字经济等20多个领域100多个专业。目前中方已在1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17所“鲁班工坊”,传授实用技能,为非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,为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。
展望未来,中非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,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,深化合作层次。
简配资-简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-杠杆配资查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